消防物聯網平臺
一、定義與概述
消防物聯網平臺,是借助物聯網信息傳感與通訊技術搭建而成的綜合性系統。它將傳統消防系統里的設備設施,與消防監督管理、滅火救援所需的各類信息要素緊密相連,構建起高靈敏度的消防基礎環境。通過這一平臺,消防信息能夠實現實時、動態、互動且融合的采集、傳遞與處理。該平臺廣泛集成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對消防設備、環境傳感器以及應急終端進行全面連接,從而達成對火焰、煙霧、溫濕度、消防水源等關鍵要素的實時監測與動態管控。
二、功能特點
1. 實時監測與預警
消防物聯網平臺連接了煙霧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火焰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等豐富多樣的設備,能夠實時采集建筑物內部的環境數據。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信號,實現火災的早期發現與及時處置。例如在高層建筑中,它可以實時監測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消防設施是否正常運行,以及電氣設備的用電安全狀況等。
2. 遠程監控與管理
基于云端技術,消防物聯網平臺支持對多個建筑物、場所的消防設備進行集中監控與管理。用戶只需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就能遠程查看消防設備狀態、接收報警信息,并進行相應的遠程操作,極大地提升了管理的便捷性與效率。
3. 大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
平臺收集的海量數據,可借助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高效分析,進而預測潛在的危險情況,提高事件處理的敏捷度。比如,通過對單位或建筑的技術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建立多級風險評估模型,計算風險數值,實現對火災高發區域的早期預警。
4. 可視化管理
消防物聯網平臺采用集成化設計,將多個系統相互關聯,提升了設施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實時監控數據以多角度呈現,方便管理人員全面掌握情況并做出科學決策。例如,利用視頻監控設備可以實現消防通道占用識別、人員離崗智能識別、火焰識別等功能。
5. 移動端應用與執法支持
平臺提供 APP 移動端應用,將消防系統、電力保障系統、空調系統和機房安全系統的警報信息進行集成,打造出移動終端警報綜合定位系統。消防管理部門可以通過 APP 對所轄區域進行執法,提升移動辦公人員的反應速度和信息溝通效率。
三、系統架構
1. 感知層
綜合運用 RFID 射頻技術、無線傳感技術(如溫度傳感、煙霧傳感、電參數監測等),獲取火災基本數據。感知層通過感知識別技術自動收集消防系統中的各種數據信息,是物聯網的核心獨特部分。
2. 傳輸層
利用移動信息技術(如 NB - IoT、移動網絡等)實現數據傳輸,解決感知層數據的傳輸問題。傳輸層涵蓋了所有無線和有線的長/短距離通信系統,支持數據通過移動通信網絡、TCP/IP 專用網絡、公共寬帶網絡等單獨或混合連接。
3. 應用層
對獲取的火災基本感知數據進行處理和具體應用,例如消防防水系統監控管理、視頻監控分析、火災報警信息匯總等。應用層為消防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實現消防預警、安全防護、風險預測和記錄分析等功能。
4. 服務層
處理傳輸層傳輸的數據信息,并向外部用戶提供應用服務。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服務層為用戶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支持一站式服務模式。
四、應用場景
1. 建筑物消防
高層建筑:能夠實時監控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確保在火災發生時這些設施能正常發揮作用。
商業建筑:監測消防通道堵塞情況以及電氣設備的用電安全,及時發現并處理火災隱患,保障商業活動的正常進行。
醫院與學校:在人員密集的病房區、手術室、教學樓、宿舍等區域,對消防設施進行監控,保障人員生命安全。
養老福利機構: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火災預警與遠程監控服務,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
文物古建筑:實時監測火源以及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2. 工業與市政領域
工業園區:監測生產設備和電氣線路的火災隱患,減少因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和生產中斷。
城市消防站:遠程監控轄區內的消防設施,提高火災響應速度和運營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護城市安全。
市政消火栓:實現消火栓供水壓力實時顯示、遠程管理與閥門控制,在異常情況下自動報警,確保消防用水的可靠性。
3. 特殊場所
金融行業:保障銀行大廈、營業網點的消防設施正常運行,保護金融資產和人員安全。
高層住宅:監測消防設施、電氣線路、燃氣管線、疏散樓梯等,提高初起火災的預警與處置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五、技術標準與政策支持
1. 技術標準
消防物聯網系統建設需嚴格遵循《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設計施工驗收標準》等國家標準。例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網設備應支持 Modbus、TCP/IP 協議,市政消火栓壓力監測誤差不超過±0.02MPa,以確保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 政策推動
國家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智慧消防發展。應急管理部將智慧消防納入“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要求新建建筑 100%配置物聯網系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 GB26875.1 - 2023 等 5 項標準,規范系統通信協議與數據交互格式,為消防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六、發展趨勢
1. 技術深度應用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在消防物聯網中得到更深入的應用。例如,AI 算法在火警預測、人員疏散路徑優化等方面的應用將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火災預防和應急響應能力。
2. 產業鏈深度融合
智慧消防產業鏈各環節將進一步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從上游的電子元器件、芯片制造商,到中游的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再到下游的服務提供商,各方將共同推動消防物聯網的發展。
3. 應用場景拓展
消防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將從傳統建筑消防領域拓展至工業生產、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為消防物聯網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4. 市場規模增長
據相關報告分析,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智慧消防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 20%以上。到 2026 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數千億元人民幣,顯示出消防物聯網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七、實例應用
河南力安測控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智慧消防平臺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該平臺綜合利用 RFID、無線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依托現代通信手段整合各數據中心,擴大監控系統聯網用戶數量,完善報警聯動、設施巡檢、單位管理、消防監督等功能。在傳統監測基礎上,利用圖像模式識別技術對火光及燃燒煙霧進行圖像分析報警;監測消火栓和自動噴淋系統水壓、消防水箱和水池水位、供水管道閥門狀態、防火門開關狀態;接入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漏電電流、線纜溫度;研發手機 APP 系統,動態監控聯網單位消防安全狀態,有效提升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監督執法效能。
八、未來展望
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消防設施的不斷發展,消防物聯網平臺將呈現以下趨勢:
技術融合深化:繼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更高效、智能的消防管理,為消防安全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平臺統一構建:構建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標準規范統一、應用功能完備的消防信息化技防體系,提升消防管理的整體效能。
社會化消防監督強化:提升政府及相關機構的社會消防監督與管理水平,增強滅火救援的指揮、調度、決策和處置能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消防安全格局。
個性化服務提供: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準確的數據報告和趨勢分析,幫助用戶制定更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消防物聯網平臺作為現代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通過實時監控、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顯著提升了火災預防和應急響應能力,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p@gdliontech.cn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